【科普】經顱磁刺激(TMS)
一、 概述:
經顱磁刺激技術是一項新興的診斷和治療技術,與PET、fMRI、MEG并稱為“二十一世紀四大腦科學技術”。
基本原理是將一絕緣線圈放在頭皮的特定部位上,局部磁場會以與線圈垂直的方向透過頭皮和顱骨,進入皮質表層并達到一定的深度。初始電流強度的快速交變會形成脈沖磁場,脈沖磁場又會導致在皮層表層的神經組織產生感應電流,這個感應電流可影響神經細胞的功能,起到興奮或抑制效果。
現代經顱磁刺激(TMS)技術始于Barker等人的研究。由于其具有無損傷、無痛苦、定位準確和安全可靠等優點,很快被用于一些神經系統疾病的檢查。90年代后期,重復經顱磁刺激技術開始應用于臨床治療中。由于高頻磁刺激可興奮大腦皮層,而低頻磁刺激可抑制大腦皮層,因此被用于抑郁癥、精神分裂癥、中風、癲癇、運動障礙和其他許多神經精神疾病的治療中,取得良好的效果,成為一種全新的物理治療手段。
二、 經顱磁原理:
經顱磁刺激儀(TMS)技術是一種利用時變的脈沖磁場作用于中樞神經系統(主要是大腦),改變皮質神經細胞的膜電位,使之產生感應電流,影響腦內代謝和神經電活動,從而引起一系列生理生化反應的磁刺激技術。主要促使神經網絡重建、調節各種遞質分泌、維持大腦平衡,從而達到對相關神經系統疾病的康復治療。重復經顱磁刺激(rTMS)用于治療主要是通過改變它的刺激頻率而分別達到興奮或抑制局部大腦皮質功能的目的。
高頻率、高強度rTMS,可產生興奮性突觸后電位總和,導致刺激部位神經異常興奮,低頻刺激的作用則相反,通過雙向調節大腦興奮與抑制功能之間的平衡來治療疾病。對rTMS 刺激的局部神經通過神經網絡之間的聯系和互相作用對多部位功能產生影響;對于不同病人的大腦功能狀況,需用不同的強度、頻率、刺激部位、線圈方向來調整,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
三、 經顱磁刺激的優勢:
第一、磁刺激在臨床應用中,最大的優點是無創傷,無痛苦。
第二、磁刺激部位在相近的范圍內即可,并且不需要保持與皮膚的物理性接觸,在臨床診斷中,刺激皮層進行運動誘發電位檢查時,電刺激需要找到準確的皮層功能定位區進行刺激,磁刺激則在相近范圍內即可,十分方便。
第三、磁刺激用于治療中,起效非???,整個治療過程操作簡便,通常在20分鐘內完成,病人無痛苦,樂于接受,無任何副作用。
第四,磁刺激在診斷中,刺激偽跡小,基線平穩,波形易于識別。
四、 經顱磁的應用:
rTMS治療科室和適應癥如下:
(1)康復科:脊髓損傷、痙攣型腦癱,腦梗死偏癱,腦卒中,腦卒中后遺癥、周圍神經損傷、尿潴留、尿失禁、腰腿痛、肌纖維組織炎、運動功能障礙、慢性疼痛等疾病。
(2)精神心理科:抑郁癥、精神分裂癥、強迫癥、躁狂癥、創傷后應激障礙(PTSD)、成癮性, 如吸毒、抽煙、酗酒、上網成癮等。 (3)神經內科:多發性硬化、運動神經元病、帕金森病、肌張力障礙、老年癡呆等。
(4)兒科:小兒自閉癥、多動癥、神經發育障礙、小兒腦癱等疾病。 (5)其它領域:TMS與情緒、疲勞、麻醉藥物、認知研究、軀體感覺皮層等。
五、 產品的禁忌癥:
1、有心臟起博器、植入性除顫器和神經刺激器等體內的植入型儀器的患者或使用者;
2、目前正在癲癇發作尚未控制,發作較為頻繁,或者腦電圖發現存在癲癇樣改變,有癲癇病史患者慎用; 3、腦出血急性期,近期剛發生過腦外傷、腦出血、腦梗塞、顱內感染等腦器質性疾??;急性傳染性疾??;
4、佩戴電子產品的患者禁用,如胰島素泵、Holter等。
六、 臨床診斷應用:
TMS作為新的神經電生理技術,與肌電圖誘發電位儀結合新開辟的檢查項目有:
(1)運動誘發電位(MEP)是刺激運動皮質在靶肌記錄到的肌肉運動復合電位;檢查運動神經從皮質到肌肉的傳遞、傳導通路的整體同步性和完整性。
(2)中樞運動傳導時間(CMCT)
(3)運動閾值(MT)
(4)成對刺激和皮質間的抑制和易化(ICI/ICF )
(5)中樞靜息期(CSP)
經顱磁刺激康復儀
治療模式分為四種:1.經顱磁治療 2.經顱電(小腦頂核刺激)治療3.神經肌電治療 4.吞咽治療
1.經顱磁治療方法及適應癥:利用頭環電極刺激大腦皮層,刺激腦神經、血管組織可以促進腦部血液循環,增加腦部血流量,改善和維持神經的正常興奮性。
2.經顱電治療方法及適應癥:耳后電極刺激小腦頂核。
3.神經肌電治療方法及適應癥:肌電電極刺激肢體相應群體采,通過電刺激外周神經或肌肉來治療神經損傷或肌肉病變引起的運動障礙。
4.吞咽治療方法及適應癥:吞咽電極刺激咽喉部位相應肌群,通過電刺激頸肌、舌骨上下肌肉系統治療吞咽障礙。
洛陽康貝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地址:洛陽市高新開發區洛宜南路火炬園D座
聯系電話:0379—65112983 65112980 19939287968(同微信)
傳真:0379-65112980 電子郵件:lykbsw@163.com